近日,央視科教頻道特別關注了浙江農林大學農村環境研究所的鄭展望教授及其團隊在農村污水處理方面的科研成果。這些成果為解決我國農村地區污水治理難題提供了新思路和技術支持。近年來,隨著農村發展的加快,農村污水治理問題日益凸顯。央視科教頻道持續關注并推動農村環境保護,特別是農村污水處理技術的創新和應用。
農村污水治理是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的重點和難點,浙江循序漸進、久久為功,取得了斐然的成績,行政村覆蓋率穩居全國之首。2020年,全國首部《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管理條例》在浙江正式實施。2021年,為持續提升城鄉人居環境質量和生活品質,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浙江開始全面實施 “強基增效雙提標”行動,計劃用5年時間,實現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蓋率和出水水質達標率均達到95%以上,標準化運維實現全覆蓋。
“千萬工程”給浙江鄉村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內涵也在一段的蝶變,從“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引領進步,到“千村精品、萬村美麗”深化提升,再到“千村未來、萬村共富”迭代升級。農村污水治理也不僅僅是達標排放,更是需要綠色、低碳、循環,并且通過生態價值化,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一)技術生態化
農村污水治理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包括建設污水處理設施、改造老舊設施、運營維護等方面。政府應加大對農村污水治理的資金支持力度,通過設立專項資金、加強財政投入等方式,提供資金保障。
1、水循環
水循環是指水分子在大氣圈、地表水、地下水和生物體內的循環過程。在農村污水治理中,通過科學合理的處理技術,可以將廢水轉化為清潔的水源,實現水資源的有效利用和保護。污水用于排放是污染,用于灌溉就是資源。臨安指南村通過水肥一體化的做法,將治污、灌溉、施肥融為一體,按照生態農場國家標準“污染不出邊界”的原則,以資源化利用的方式實現水的氮磷循環。每年回用節水約15萬噸,相當于回收了8噸優質有機氮磷肥。
2、碳循環
碳循環是指碳元素在大氣、陸地和海洋之間的轉移與轉化過程。農村污水處理過程中,通過合理處理和利用污水中的有機碳,可以降低溫室氣體排放,減少對大氣環境的污染,促進生態平衡的形成。農村污水傳統治理模式能耗高,碳排放量大。臨安指南村通過綠色、循環、低碳的生態化治理模式,大幅減少了能耗與藥耗,每年可降低60噸碳排放。此外,項目將化糞池殘渣、餐廚垃圾以及有機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通過發酵工藝制成土壤調理劑用于碳匯林撫育,就地實現資源化,每年減少碳排放200余噸。
同時,臨安指南村依托浙江農林大學周國模教授團隊碳匯學科的優勢,將2000多畝的竹林開發成為碳匯林,每年碳增匯1000噸。通過以上方式,每年降碳增匯1260噸,實現了碳的循環。
3、產業循環
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重點、也是難點。臨安指南村將農村污水治理生態農場經營相結合,在農場中將污水進行水肥一體化、有機固廢資源化利用,自身也實現了有機生態種植,提升了農產品附加值。通過生態化治理模式,指南一個村每年就節省了18萬農污運維費用;生態農場的經營,每年可增收200余萬元;而碳匯林的開發,則讓村民進一步實現了“賣空氣”賺錢,每年可產生經濟效益5萬元,預計遠期可達50萬元。通過三產融合助力產業振興,實現農村污水免費運維,最終實現產業循環。
2022年6月,2022農村污水生態化治理倡議書發布暨鄉村環境EOD模式研討會在臨安舉行。會議圍繞“農村污水生態化治理”為主旨,更好地推動農村污水生態化治理。會議上舉行了臨安指南村“農村污水免費運維”以及生態產業(碳匯林、生態農場)開發簽約儀式。
(二)模式生態化
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模式(Eco-environment-oriented Development,簡稱EOD模式),是以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為基礎,以特色產業運營為支撐,以區域綜合開發為載體,采取產業鏈延伸、聯合經營、組合開發等方式,是一種創新性的項目組織實施方式?;卩l村環境治理的EOD項目,可與生態農業、森林碳匯、鄉村文旅等鄉村生態產業開發相融合,解決融資的問題,減輕政府財政負擔。
在指南村建立的生態價值化治理模式基礎上,臨安立項實施臨安區農村生態環境綜合治理與林業碳匯EOD項目。項目總投資12.86億元。其中,農村生態環境治理包8.59億元,包括農村污水治理項目、河道綜合治理、縣域風貌樣板區建設,產業開發包4.27億元,包括於術酒廠、稻田酒店、蔬菜工廠以及竹林碳匯經營項目等。
(三)產業生態化
農村污水治理屬于政府類項目,是個高門檻的行業,渠道、技術、資本成為農村污水處理新產業生態中的三個要素。在EOD的模式下,更是需要環境治理和產業開發多方參與協同發展,才能更好的推動鄉村環境治理,助力鄉村振興。
(四)結語
農村污水處理一直是我國環境保護的重要課題之一。傳統的農村污水處理方式存在設備復雜、投資大、運維難等問題,導致很多農村地區的污水處理設施無法正常運行,從而對周邊環境和人民群眾健康造成威脅。農村污水治理事關農民的生命質量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只有加大投入、推進科技創新、加強監管和宣傳引導,才能夠推動農村污水治理工作向更高水平發展,促進產業生態化的良性循環。
//////////////////////////////////////////////////////////////////////////////////////////////////////////
來源:鄉村環境
免責聲明: 部分文章及圖片系網絡轉載,僅供分享不作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和原出處所有, 部分文章及圖片因轉載眾多,無法確認原作者及出處的,僅表明轉載來源,如原版權所有者不同意轉載的,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會立即刪除,謝謝!
下一篇: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運行與維護
聯系我們丨公司地址 上海原典環??萍加邢薰?/span>
客服熱線:021-59903936 13816475888 傳真:021-59918719 E-mail:yuand2004@163.com
COPYRIGHT?2016-2022 上海原典環??萍加邢薰?nbsp;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2000157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