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農村生活污水的處理日益成為影響和制約農村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別是江都市地處南水北調東線源頭,對水質要求更高,加快集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顯得尤為迫切。
近幾年來,江都市堅持環保優先的方針,在建設城市污水處理設施的同時,把集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作為統籌城鄉環境保護工作、改善農村水環境的一個重要載體,提上重要議事日程。全市13個鎮中,除仙女鎮、大橋鎮所在區域建有城市污水處理廠和沿江污水處理廠,小紀、邵伯、丁伙、宜陵、武堅、樊川等6個鎮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污水處理設施。從動力設施看,小紀、邵伯、丁伙、宜陵、武堅建設的是集中的動力式污水處理廠,樊川鎮建設的是分散的生態型污水處理設施。從建設規???,集中式的污水處理設施,各鎮規劃建設的污水處理能力均在5000噸/日-10000噸/日,覆蓋總人口1萬-4.4萬人。從經營模式看,邵伯和宜陵2鎮的污水處理廠的主體工程均進行了BOT合作方式,小紀、丁伙、武堅3鎮以政府投資為主、企業先行墊資建設的方式進行。
一、各鎮污水處理工程建設普遍存在的問題
1、工程進展不快。邵伯、宜陵、小紀3鎮污水處理工程均屬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規劃內項目,小紀鎮是2008年開工建設,邵伯、宜陵均是2009年7月開工,進展在全省偏后。且各鎮在建設過程中,偏重主體建設,管網建設重視不夠,加之原有集鎮管網不規范,排水系統不配套,管網配套成為薄弱環節。
2、融資渠道不寬。制約污水處理廠建設、影響管網動工的核心問題是資金。由于資金不足,造成未建設的動不了工,已建設的進展緩慢,時停時續。根本原因是融資渠道不寬,幾個集鎮污水處理廠建設特別是管網配套大多采取以鎮政府出資為主,手中有多少錢辦多少事,沒有錢就不辦事。隨著國家加大對環境基礎設施項目的政策傾斜,社會民營資本對此越來越關注。但由于鄉鎮污水處理廠規模偏小,投資偏大,經營效益偏低,投資回報率不高,民營資本望而卻步,從而阻礙了項目融資的進程。
3、布局規劃不盡合理。丁伙鎮集鎮常住人約2000-3000人,每天自來水用水量1200噸左右,且污水以生活污水為主,現污水處理廠的建設規模超出了實際需要,造成資源配置浪費。宜陵鎮污水處理廠離鎮區4.5公里,選址主要考慮到了向周邊郭村、吳橋、浦頭等鎮的輻射,但管網建設平均每公里達30萬-40萬元,僅僅本鎮的管網建設資金往往就是主體工程的1-1.5倍,如果建設鎮際間、長距離的輸送管道,成本將會更大。
4、職能部門指導、服務不夠。污水處理工程的建設,通常選擇在地勢低洼地,而低洼地往往是耕地,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基本農田保護。同時,由于污水處理工程具有較高技術性,非專業人士難以真正了解、弄懂,為各鎮在科學決策以及各類申報手續帶來一定困擾。
5、政策保障不力。各鎮在建設污水處理工程時,均擔憂集鎮污水處理廠正常運行時的費用來源,一是污水處理費尚未開征,二是向群眾征收有難度。據測算,清源污水處理廠的廢水處理成本為0.9元/噸,而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程因規模較小,運行成本會更高,而物價部門核準集鎮隨自來水收取的污水處理費用不能超過0.30元/噸,資金缺口較大。而對已實現區域供水的鎮,如宜陵鎮,污水處理費用如果隨自來水費收取,將涉及市鎮間的協調。
6、污水處理工藝路徑選擇不夠合理。江都市已建、在建的動力式污水處理設施工藝技術有氧化溝、生物流化床、A2O、CASS、SBR、生物濾池等,工藝不同,建設成本和運營成本也有所差異。目前,在選擇合理工藝,既降低成本又能達標排放方面的研究還不深入。
二、采取有效措施,確保集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
集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改善農村環境的重要抓手,是統籌城鄉環境保護的重要途徑,是創建生態市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實現COD減排目標的主要載體,江都市采取有效措施,全面謀劃,調動各方積極性,切實解決集鎮污水處理工程建設的難題,推動全市集鎮、中心村、生活小區等各種類型污水處理工程的建設步伐,構建市、鎮、村(小區)多級污水處理網絡。
1、科學統籌規劃。統籌城鄉污水處理基礎設施布局。在工業企業相對集中、主要污染源為工業污水的地區,按照最佳效益、污水就地處理原則,建設規模適度、兼顧生活污水處理的工業污水處理設施,優化資源配置,提高投資效益。統籌城鄉污水處理基礎設施布局。以生活污水為主,遠離鎮區的村、居民小區,隨著生態型污水技術日趨成熟,要因地制宜地選擇技術適合的污水處理設施建設。
2、加強指導服務。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作為一項社會公益型事業,需要政府各部門的支持和扶持。建設部門要主動牽好頭,環保、國土等部門要加強聯動,全力為項目建設做好技術指導、服務等保障工作。在國家拉動內需政策中,對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的扶持力度不斷加大,各鎮要做好項目包裝,努力爭取上級資金補助。各金融機構要大力支持污水處理工程建設,加大信貸投放力度。
3、拓展融資渠道。目前,隨著國家加大對環境基礎設施項目的政策傾斜,社會民營資本對此越來越關注。隨著環境資本市場的逐步完善,需要打破污水處理事業化管理的模式,政府推動與市場化運作相結合,走企業化管理的道路,積極吸引各類投資主體參與工程合作建設,突破污水處理工程建設的資金“瓶頸”,切實保障污水處理廠及其配套管網建成并正常運營。江都市作為全省重要的環保產業基地,目前擁有4家污水處理資質的環保企業,增強全市污水處理能力有著得天獨厚的產業優勢。
4、加大政策扶持。市鎮兩級財政要把污水處理工程作為重要基礎設施和社會公益性項目,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力度。同時,根據上級政策規定,結合江都市區域集中供水改革試點,研究出臺政策,開征集鎮污水集中處理費,作為集鎮污水處理廠建設及管網配套和維護資金。征收的污水處理費必須專項用于污水處理設施的運行管理和建設。最低收費標準不能保證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行的,要研究資金補貼或政策支持,確保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行。落實《鄉鎮污水處理廠建設以獎代補暫行辦法》,對自建污水處理廠及配套設施的鎮及時實行定額補助。
5、解決后顧之憂??紤]集鎮污水處理廠由于規模相對較小,處理技術、人才儲備的優勢不夠明顯,要依托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生化技術服務中心,作為全市污水處理的人才、技術基地,為集鎮污水處理廠提供技術和智力支持。
6、強化宣傳引導。要利用多種形式,加強對群眾的宣傳引導,讓群眾了解污水處理的作用和意義,增強公眾參與改善人居環境的責任感和自豪感,從而提高繳納污水處理費用的自覺性,積極主動配合污水處理事業的發展。
聯系我們丨公司地址 上海原典環??萍加邢薰?/span>
客服熱線:021-59903936 13816475888 傳真:021-59918719 E-mail:yuand2004@163.com
COPYRIGHT?2016-2022 上海原典環??萍加邢薰?nbsp;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2000157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