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生活污水接管率不高,鄉鎮生活污水處理廠運行負荷偏低,經常處于吃不飽狀態,其中20%的污水處理廠長期處在50%以下,個別污水處理廠運行負荷僅為10%左右。
當前,較發達地區的鄉鎮已基本實現生活污水處理廠全覆蓋。與日處理能力幾萬噸乃至十幾萬噸的縣級、市級生活污水處理廠相比,鄉鎮生活污水處理廠設計處理能力大多在1萬噸左右,規模較小。因此,在指導服務和監督管理方面往往受關注程度較低,容易被忽視。
近日,筆者隨同環保、住建、排水管理等部門對30多個鄉鎮的污水管網覆蓋、污水接納和污水處理廠運行狀況和進出水情況,進行了較為系統的專題調研。發現鄉鎮級生活污水處理廠吃不飽、消化不好的問題較為普遍和突出,亟待引起重視。
鄉鎮污水處理存在的問題
調研發現,鄉鎮污水處理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污水接管情況不樂觀。受歷史基礎資料缺失等因素影響,部分鄉鎮污水支管和接納現狀的家底不清,管道分布圖中標明已接納的區域卻仍有生活污水直排河道,且窨井滲漏、雨污混管等現象時有發生。比如,某生活污水處理廠個別時段的進水COD濃度僅為29mg/L,比大部分生活污水處理廠出水濃度還要低,應該是由河水倒灌所致。
當前,雖然各地都在加緊推進生活污水收集工作,但由于資金保障不均衡,污水管網鋪設進度存在明顯差異。由縣級財政擔負的污水主管建設進展較快,已基本覆蓋規劃區,但由鄉鎮財政擔負的污水支管建設總體滯后。由于生活污水接管率不高,鄉鎮生活污水處理廠運行負荷偏低,經常處于吃不飽狀態,其中20%的污水處理廠運行負荷長期處在50%以下,個別污水處理廠負荷僅為10%左右。
二是建設和運維能力偏弱。鄉鎮環保專業人才缺乏,負責污水處理的工作人員多數沒有環保領域學習、工作的經歷,對生活污水收集處理業務知識和技術要求往往掌握較少,導致在建設質量、運行維護等方面問題頻現。少數鄉鎮治污設施建設達不到國家強制性標準要求,污水管道標高不匹配,沿線排水戶只得借助提升泵接入,但提升泵井較為簡易,污水跑冒滲漏相對多。部分污水處理廠采用簡易的鋁合金板房作為生產車間,空間環境臟亂差,容易造成設備銹蝕和損壞,且存在安全隱患。
個別污水處理廠化驗項目較少,化驗頻率較低,質控措施不夠完善,檢測結果不能及時有效地指導生產工藝調控優化。尤其在排水高峰期,不能結合水量和來水特性適時調整工藝,從而出現“穩定不達標”或“達標不穩定”的現象。
三是工業污水占比過高。各地盡管對工業廢水接納管理已經做出具體規定,但部分污水處理廠受經濟利益驅使,依然青睞于接納工業污水。鄉鎮生活污水處理廠通常不具備處理工業污水的工藝和能力,無法有效處置含有高濃度的銅、銻、揮發酚等特征污染因子的工業污水。
在生活污水處理廠建造之初,很多特征污染因子根本未列入環評報告中明確的監測范圍,因此造成特征污染因子稀釋后再集中排放,對外環境危害較大。個別污水處理廠對工業污水“來者不拒”,接入污水COD等竟然超過了設計處理能力,給穩定運行帶來巨大挑戰。此外,少數鄉鎮在污泥處置方面缺乏監管,未建立常態化的泥質監測制度,污泥處理處置動態跟蹤不夠,污泥處置合同及相關臺賬資料短缺,污泥處置存在亂傾亂倒的隱患。
推進鄉鎮污水處理的建議
鄉鎮生活污水處理是改善區域水環境質量的基礎和保障。然而抽查統計發現,超過10%的污水處理廠存在經常性超標或長期超標現象。促進鄉鎮生活污水處理廠規范化達標運行,已成為當前必要而緊迫的課題。對此,筆者有如下建議:
一是進一步推進污水收集基礎設施建設。要以“生活污水全接納、全處理”為目標,從雨污分流改造、污水管道覆蓋和排水戶接納管理等方面開展接納現狀普查,切實摸清底數。尤其是雨污串管問題,已是各個老鎮區水環境污染的頑疾,須痛下決心,徹底摸排。
在逐步擴大主管網覆蓋范圍的同時,要全力推進支管鋪設,并確保污水準確納入支管,提高污水收集率,增強截污控污能力。要加強資金保障,適當向財力相對薄弱的鄉鎮予以傾斜。對于存在安全隱患或安裝了水處理設施的簡易建筑,要盡快實施翻建或新建。要逐步提升污水管網現代化管理水平,將污水管網信息化管理納入建設實施方案中,并利用施工改造的契機,對地理信息系統進行補充完善,為今后污水管網建設和管理奠定基礎。
二是進一步加強工業污水接管管控。鄉鎮生活污水處理并非絕對不可以接納工業污水,但要做好報備工作,排水、環保等部門要嚴格審查,確保污水處理廠穩定達標運行。
運行負荷率較高的鄉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原則上拒絕接入工業污水。少數污水處理能力仍有余量的污水處理廠,接入的工業廢水要經預處理,并且達到住建部《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CJ343-2010)》要求。如果需要放寬接納標準,應在污水處理廠能力允許、不造成傷害的基礎上適當接納。對于不應該接納的重點行業工業污水,要堅決拒絕,防止造成特殊污染物稀釋排放。排水量較大的接納企業應安裝含特征污染物的自動監測監控系統,并聯網至污水處理廠和排水行業主管部門監控信息平臺,確保實時監控、及時預警。污水處理廠內部要建立和完善工業污水接納常態化管控機制,對工業排水戶預處理設施運行、排入污水管網的水質、水量及其變化規律進行巡查、監測和分析研究,及時調整工藝運行參數,確保尾水達標排放。
三是進一步提升污水處理廠規范化水平。工作人員業務素質決定著鄉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建設管理水平。因此要采取走出去學與請進來教相結合的方式,不間斷地開展人員業務培訓。制定和落實業務知識定期考核制度,提升設備維護和工藝管控的能力,增強水質化驗和安全管理水平。要結合各地、各污水處理廠實際,修訂完善污水管網養護、設備維護、水質監測等管理制度,責任明確,落實到人。
同時,要強化城鎮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管理,規范排水行為。要遵循區域統籌、合理布局原則,加快建設區域性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綜合利用或永久性處理處置設施。對于接入工業污水的污水處理廠,要加強泥質監測,嚴防含重金屬的污泥按生活污泥處置。要嚴格執行污泥轉運聯單制度,準確記錄污泥產生量、轉移量、處理處置量及其去向等情況,污泥運輸車船要全部安裝衛星定位裝置,確保污泥處理處置全過程監管。
聯系我們丨公司地址 上海原典環??萍加邢薰?/span>
客服熱線:021-59903936 13816475888 傳真:021-59918719 E-mail:yuand2004@163.com
COPYRIGHT?2016-2022 上海原典環??萍加邢薰?nbsp;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20001575號-1